穿梭于过去与现在的“空中客车”——索道

穿梭于过去与现在的“空中客车”——索道

重庆,依山而建,傍水而生,民众的出行问题一直受制于地形,但重庆人没有对天堑屈服。如果说穿楼而过的轨道交通2号线是重庆人在二十一世纪为应对交通需求而提出的高效解决方案,那么频频在影视作品中现身的索道则是二十世纪重庆人为打造城市立体交通网展现的智慧,本期《重庆故事》我们就来探索一下重庆的另一张名片——索道。

在人们印象中,索道通常出现在景区,是越坡登顶的捷径,但在《周渔的火车》(2002年)、《疯狂的石头》(2006年)、《火锅英雄》(2016年)等十多部影片中出镜的索道却穿梭在重庆城区内,横跨长江,连接着渝中半岛和南岸区,因此长江索道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条空中走廊”。

但“中国第一条城市跨江客运索道”的殊荣属于嘉陵江索道。1980年初,重庆市科委的工作人员得知四川省攀枝花市借鉴国外建设旅游索道的经验、准备在市区修建一条跨江索道,已经引进了索道生产技术和工程设备,但缺乏资金,项目难以推进,并且有意转让全套设备。重庆市科委将这一信息转告了当时的重庆市公用事业局,两部门急速前往攀枝花市进行考查,并向重庆市委、市政府提交了紧急报告,期望能将此项目引进重庆。

很快,这一项目获得了重庆市领导的首肯,并成立了以时任副市长王秀峰为组长的工作小组,请到各方面专家来渝紧锣密鼓地开展工作。最初,专家们计划在长江上修建索道,但长江跨度较大、未找到合适的地方建设索道站。考虑到每天有两万余人次搭乘轮渡往返于江北城与朝天门,有相当大的交通需求,且嘉陵江江面较窄,修建索道的技术难度相对较小,因此选定在江北城金沙街和渝中区临江门沧白路修建索道站点并架设索道,于1980年12月15日正式动工。

1982年1月1日,全长740米、轿厢可承载46名乘客、最大牵引速度为6.5米/秒的嘉陵江索道建成,乘客只需要2分30秒便可跨越嘉陵江,省去了绕道牛角沱嘉陵江大桥的时间,并且索道不会像轮渡一样在洪水季和大雾天断航,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有了嘉陵江索道建设经验,重庆人在1987年终于建成了长江索道,这是中国自主设计并制造的首条大型跨江客运索道。索道全长1166米,单程运行约为4分钟,单次运载量可达80人,是亚洲最大的单体车厢载客缆车。自此,由嘉陵江索道和长江索道组成的空中交通作为水面轮渡和陆路交通的补充,把重庆由南至北连接了起来,成为重庆人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两条索道的命运随着重庆的发展而迥然不同。

2010年,因嘉陵江索道站位于规划修建的千厮门大桥和东水门大桥的连接隧道、轨道六号线隧道的上方,两段隧道的建设对索道站的结构将造成较大影响,因此索道站不得不为全新的交通规划让道,面临着拆除或改建的命运。最终,嘉陵江索道于2011年3月1日停止营运。在此前一天,2月28日,嘉陵江索道购票处被围得水泄不通,大家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前来搭乘索道,带着对往昔的怀念最后一次体验这条朝夕相伴的“空中巴士”。最终,嘉陵江索道于2014年2月拆除完毕,索道轿厢和驾驶室等重要部件作为文物保留并成列。

长江索道凭借其在多部影视作品中 的出镜而走红,被重庆市的旅游部门打造成AAAA级景区,索道的票价也水涨船高,从两三块钱变成了单程二十元、往返三十元,但阻挡不了全国各地游客前来体验的热情:在高层居民楼间穿梭而过的轿厢,从空中欣赏造型美观的东水门长江大桥、灯火摇曳的南滨路,这真是一种奇妙的体验。从8月1日起,长江索道延长了运营时间(7:30至22:30),便于广大游客在夜间乘坐索道欣赏山城夜景。

嘉陵江索道是否会择址重建还未确定,周而复始往返于长江两岸的长江索道不仅便利了上班族的日常出行、为游客提供着独特的体验,还见证着重庆的发展变化。

Please share: